細菌的培養基微生物分析圖像顯微鏡廠家
細菌的培養基與培養寄生在人和動物的微生物,可分為在死物上生
長的腐生物和在活體組織中增殖的寄生物。但是,除了病毒和立克次氏
體外,不管是腐生物,還是活體寄生物,絕大部分都可以在人工培養基上
增殖。病毒和立克次氏體,如果不在動物或人的活組織,或細胞內,則不
能增殖。要使它們在人工條件下增殖,則需要動物(或人)的細胞以及這
種細胞增殖所需的營養。象這樣的培養,特稱為組織培養。關于組織培
養,將在病毒學總論中敘述。
培養基許多有機營養菌在作為碳源的葡萄糖、作為氮源的銨鹽類(
硫酸銨、氯化銨和磷酸銨等)以及2-3種無機鹽類(鎂鹽、磷酸鹽等)的
存在下,就可以增殖。但培養要求有復雜營養的細菌時,則把上面這些
成分作為基礎,再加十種以上氨基酸、維生素、嘌呤、嘧啶或酵母浸出
物、血液成分等。象這樣的細菌稱為高營養菌但是,即使是相同的菌種
,也往往因菌株而不同。而且,由于營養成分的組合非常復雜,所以在進
行一般培養時,將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和維生素的天然物質,加工成細菌
可以利用的狀態后,才使用。1.培非甚原材料使用天然物質培養基的原
材料,可以分為浸出物類、蛋白質消化物(蛋白陳)、添娜劑和凝固物質
。
(1)浸出物:浸出物類與其說被用作營養物質,不如說是被用來起到
維生素的作用或促進發育的目的。一般是用肉、酵母和植物的浸出物
。
2)蛋白質消化物(蛋白胨):蛋白質消化物,是細菌營養培養基的主要
成分,是用酶或酸把干酪素、肉、心肌、動物膠和大豆蛋白質等邡水分
解而成的
(3)凝固化物質:從各種自然材料中分離細菌和觀察細菌的苗落時,必
須使用固體培養基,通常加瓊脂。以前,也使用過明膠,但現在已不用。
(4)添加劑( enrichment);在培養高營養菌時,往往在培養基中邡血
液、血清或血液消化液。
血液;原來,在培養基中加血液成分,是想造成與病原菌所處的環境(
即動物體內)相似的狀態。但實際上,培養基中加了血液后,卻出現許多
完全不同的作用。此時,血液的作用認為有如下四種情況。(a)吸收和
中和培養基中對細菌發育有害的物質。(b)血清中所含的維生素及其它
物質,促進細菌發育(c)作為營養源。(d)作為細菌的溶血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