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觀察低溫生物膜的形成-細菌計數特征
顯微觀察低溫生物膜的形成過程,以及生物膜的結構和特性。分析
低溫生物膜的群落結構和組成,以及系統在冬夏交替運行時,生物膜的
群落結構及組成的變化。
研究低溫生物膜的生態特性,分析溫度pH值、溶解氧等生態因子對
低溫生物膜生物活性的影響。分析連續運行反應器經過冬夏季節變換,
系統是否能夠耐受溫度的沖擊
細菌計數法
生物膜中微生物種群數量分析采用最可能數法計數。按照細菌分離
方法,取附有生物膜的填料制成生物膜菌懸液,再按照10倍稀釋法配成
稀釋梯度菌懸液,然后取各個梯度菌懸液0.1ml涂平板,每個梯度設三個
平行樣。
低溫生物膜及其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耐冷菌固定化的試驗研究溫度降低所導致的污水生物處理效果下降
,歸根結底是由于溫度降低影響了污水處理系統中微生物的生長及代謝
活性。在溫度降低過程中,中溫菌的活性逐漸下降,到一定的溫度時甚
至失去活性,導致活性污泥中優勢菌群數量減少。因此,在自然季節交
替過程中,冬季活性污泥法處理低溫生活污水系統中的微生物數量遠低
于夏季。在試驗研究中,應用菌體投加技術將耐冷菌直接投加于曝氣池
中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由于投加的菌種在運行過程中流失,最佳效
果保持的時間有限,最多只能保持45天。相比較而言,固定化技術則可
以減少耐冷菌群的流失,使反應器高效、長期運行。
耐冷細菌的分離及鑒定
耐冷細菌的分離耐冷微生物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有細菌、真菌
、酵母菌和放線菌。本研究過程中曾經從冬季的活性污泥中成功分離
出耐冷細菌、耐冷放線菌、耐冷絲狀真菌和耐冷酵母菌,但將其投入到
低溫污水處理系統中后,酵母菌幾乎全部流失,分析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