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質集料混凝土工藝微觀分析礦相顯微鏡
現代建筑對高性能混凝土(或高強混凝土)的需要愈來愈多。但高
強混凝土的配比設計還缺少一些基本的系統方法。盡管如此,高強混
凝土的配比設計仍有一些共同點。混凝土的工作度可以由摻人適宜量
的高效減水劑來控制,用水量的選擇則應是基于強度考慮的水灰比。
應避免使用過多的膠凝材料,以控制收縮。采用的水泥多為硅酸鹽水
泥,但應有較高的細度。摻人引氣劑時,可采用嘗試誤差法確定適宜
的混凝土配比。有些建筑結構對混凝土的早強或后期強度,以及其他
一些性能,如彈性模量等會有一些要求,這在配比設計時應予以考慮
。
與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是輕質集料混凝土的強度與水灰比有一定的
關系,另外輕質混凝土也可以采用與普通混凝土類似的方法和步驟進
行配比設計。但是,對于輕質混凝土準確地確定輕質集料吸附的水分
和存在于集料顆粒之間的自由水分則非常困難。這不僅是因為輕質集
料有較高的吸濕性,而且還因為輕質集料的吸濕速率有很大的不同,
有的集料要在數天后,才能達到濕飽和狀態。要可靠地測定飽和面干
狀態下的密度也較困難。因此,自由水灰比取決于攪拌時集料的吸濕
速率及集料的濕含量。這樣水灰比也就較難被準確測定,這也是輕質
集料混凝土的配比要以水泥用量為基準的原因。
經生產出的輕質集料多為干料,并且易于離析。若在攪拌前使集
料達到濕飽和狀態,則在同樣的水泥用量和工作度條件下,混凝土的
強度會下降5%一10%。這是因為最初的攪拌水可維持工作度,而在凝
結時,干料可以吸收部分水分,使實際的水灰比下降,強度也會相應
提高。集料處于濕飽和狀態就沒有這一有利的影響。這一過程與混凝
土的真空脫水工藝相似。采用濕飽和狀態下的集料還會增加混凝土的
密度,并且有損于混凝土的抗凍融循環能力。另一方面,采用高吸濕
性的輕質集料,則不容易獲得具有足夠工作度和內聚力的混合料。若
集料的吸濕性超過10%,則要對集料進行預潤濕處理。經最初潤濕的
集料在浸入水中后,比干集料有較高的吸水量。這可能是由于水更容
易進入表面潤濕集料的孔隙中。
對于給定的集料、氣體含量及坍落度,輕質集料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與水泥用量有直接的關系。